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开回到大明洪武 > 第10章 辞官!

第10章 辞官! (第2/2页)

他跟着朱橚来到太医院。

其实,也能通过让人试毒来判断,但朱榑有一个顾虑,太医开出来的药到底没有药效?

风寒是会死人的。

他找朱橚,因为朱橚背诵过治疗疾病的药方,还认识草药。

“这是唐朝治疗风寒的方子。”

朱橚站在一旁看太医抓药,拍着胸脯,转头告诉朱榑,风寒在古代常见,他认得这张方子。

朱榑吩咐刘九,亲自看着太医把药熬好。

朱橚坐在膳房的门槛上,“七弟啊,这些事交给太医做就行了。”

“兄长不懂。”

…………

今日,刘伯温家中罕见的来了一位客人,广元知府李望。

是刘伯温的旧友。

其实,朝中有不少和刘伯温关系要好的官员。

最有名的是杨宪,从检校一跃当了中书省丞相,也是朱元璋下令斩杀的第一个宰相。

元末,杨宪投奔朱元璋时,负责干打探消息和联络,也就是给陈友谅、张士诚和韩林儿,传达朱元璋的旨意,算不上谋士。

朱元璋让杨宪进中书省牵制李善长,可这位检校,误以为朱元璋要重用他,连刘伯温也不放在眼里,最终因独断专行,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相比杨宪,李望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疏通水渠,严办地方欺压百姓的士绅。

刘伯温和李望此时坐在院中,两人下着盲棋,所谓盲棋就是没有棋盘和棋子,全凭记忆记住棋局和落子。

“伯温兄被朝廷重用了?”

“没有。”

“可我听说,你做了齐王的老师,还得到了陛下很多赏赐,你不是盼望归隐吗?”

“只是与齐王投缘。”

“当初陛下请你去集庆,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的初心没有变。”

刘伯温想起齐王给他的承诺,不,应该说是交易,他在齐王身上看到了某种可能,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李望落完子后看向刘基:“你的话少了。”

“昨日接了一道口谕。”

李望讳莫如深地望着刘基,朝廷隔三差五就处死官员,当官的,最怕,便是冷不丁来一道圣旨。

可后者气定神闲,仿佛述说一件平常的事,李望很识趣,没有继续问下去,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朱榑走进院子,看到一个方巾儒裳的中年男子,正和刘伯温对坐而谈,见礼后才知道是广元知府,李望。

只有户部的年终结算,地方官员才会特地跑来京城。

如今马上入冬,快是年末了啊。

事实上,李望马匹上的确有个木箱,里面放着一叠空白的纸张,盖着骑缝印。

广元府距离南京遥远,他早早入京核对账目,免得到时候出了差错,也有时间核对。

朱榑让刘九将药端出来,本来他是不想亲自来的,但这次是朱元璋的命令,父皇好像猜到了什么,刘伯温不问不闻,一口就将药汤喝完。

“先生在商讨朝事吗?”

“我很多年不过问朝政了。”

历史上,空印操作其实源自于元朝,事先在纸张上盖个官印,只要数目正确,不算犯法,为了解决两地往返问题,官员们都默认了这种做法。

刘伯温曾在元朝当官,所以,他知道元朝有空印一事。

只不过,他不知道。

明朝也有。

刘基审视着他,眯着眼睛:“你问这个作什么?”

“那先生和李望的关系如何?”

“君子之交。”

他并不知道这件事啊……朱榑斟酌了一下:“我今日在户部值房,看到很多空白的纸张,上面盖着骑缝印,敢问先生,那是什么文书?”

提醒到这个程度够了。

刘伯温眼底闪过一丝波动,立即站起来走进书房,匆匆给李望写了一封信。

信中只有两个字,辞官!

写完,刘基将长子刘琏唤来,李望骑着马,不知能不能追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