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原康酒 > 第一十五章民间医生

第一十五章民间医生 (第1/2页)

微看书 vkanshu.net,最快更新原康酒!

夏天非常的炎热,没多久一位资深的女主编带大家去一号旅游公路考察。这是阳城市打造的特色旅游长廊的一张名片,让大家建言献策,挖掘当地的人文底蕴,建设有深刻意义的文化景点。

阿天认为是一次机会,建议大家到他家去看看。女主编50多岁,温文尔雅,对一号公路沿线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曾经编辑发表过很多这里的文章,她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随行的3位会员是文史爱好者,对文史有相当深的研究,很有兴趣地答应了。

一号公路如同环城公路,在阳城市境内环行,阿天在前带路,轻车熟路从西面往东再向北,行驶了大概20公里左右的路,来到了他们丽堂村。没有先去他家,而是把车在路边停好,直接带他们去看南石桥。

正是六七月份的时候,天气有些炎热,到处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南石桥的水不是很大,下去很方便。南石桥大约有5米宽,两块水泥板铺成,旁边用石块砌成,五个桥墩大都是用碑石砌成。

阿天带他们从西头下,高个文史学者两手一撑,很容易地立到了桥下。另外一位个头矮小,满头白发的文史学者,大约60多岁,他随着阿天小心翼翼地从桥墩边跨了进去。会长站在桥上看着,一边看一边对高个文史学者叫道:“看到没有?看到了把它拍下来。”

高个文史学者一边仔细地看一边说道:“看到了,有许多块碑,上面刻着文字,大概是明嘉靖年前的祠堂碑……”

女主编听了问他,“明嘉靖距今多少年?”

这位高个文史学者,三十多岁,是位白面书生,他戴着一副眼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说:“五六百年。”

女主编说道:“按理说达到博物馆收藏的标准了。”

“应该是!”

老文史学者一边在石墩上看着,一边说:“这是唐代大臣伟大书法家颜真卿后裔的碑记,很有意义,不知真伪,拍回去研究。”说着举起手机就拍了下来。

高个文史学者说:“这要去文化馆查这方面的资料,每个地方都有记载。”

阿天说:“我查过了,一块嘉庆年间的颜允璨进士碑,县志上记载“赵文楷榜任军机处内阁中书侍读”就没有了。一块颜克勤,元朝的,离现在五六百年了。他的简介更少,只有他的姓名,官职都没写。

老文史学者说:“要查阅更多的资料才知道……”

5个石墩很快看完了,大概有十几块碑,他们开始上桥。

阿天带他们到他家去坐坐,蜿蜒的田间小路,野草茂盛,踩在脚下柔柔的。阿天显得很兴奋,他依然沉浸在这些碑上。

“如何开发这些碑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白发老文史学者曾经参与建设过许多祠堂,他笑道:“阿天!这是你们家族的事情,你们要修家谱,找你们颜家人筹集资金,建设祠堂。”

阿天黯然说道:“我们村100年没有修家谱了,族人都没有文化,也没有老板,他们甚至受现代不好的思想瀼输,修家谱是愚昧的思想,以后不要修了。指望族人也难,需要政府的支持。”

高个文史学者说道:“如果你想政府的支持,修好家谱你要带村高官一起去镇上申报,镇上领导开会通过,交到市里,然后市政府批准才能建设。”

阿天笑道:“这么复杂,我以为我们文化研究会有权,村委、镇上都要听我们文化研究会的。

白发老文史学者立马回应,“你弄错了,我们要听村高官的,由他邀请我们,我们才会来帮助你建设。”

阿天对白发老文史学者一直很有好感,认识他也有几年了。但是他的一番话让他不得不再考虑,“政府批下来建设有把握吗?”

白发文史学者又笑了,“基本上都能批下来,只要有钱。”

阿天有些疑惑了,他说:“批下来政府拿钱建设,就不用愁了。”

白发文史学者摇摇头,“你又理解错了,不是政府拿钱出来建设,是你有钱了,向政府申请建设。”

女主编又开口说话了,“如果是政府提出来的,政府规划建设,可能不要你拿钱。如果是你申请建设的,政府还没有规划,也许有点建设补贴资金,那是远远不够的,主要靠你们自己拿大部分钱。”

阿天一听,立刻紧张起来,“自己没有资金建设,不能乱申请。”

女主编说道:“对的,我们调查研究,等审核批下来建设,也确定不了时间,不知什么时候,所以大家心里要清楚,把交待的任务做做好。今天阿天提供信息非常有价值,值得向上汇报,我会处理好的。”

阿天听了,又充满了希望,“好!谢谢!”一会儿他们上了马路,坐上了汽车,向阿天家开去。

南石桥到丽堂村通往街上的大道,只有100米左右,放眼望去,丘陵起伏,人们种着各种的农作物。比如油菜、山芋、花生、玉米、茶叶、花木等等,应有尽有。碧绿青翠,繁荣一片。

在大路边上有二十多亩地,依旧用薄膜蒙着,一垄垄特别的耀眼。阿天兴奋地告诉他们这是他们家种的药材,女主编饶有兴趣地问道:“种的是什么?”

阿天如数家珍地说道:“牡丹、芍药、丹参、白芨、绞股蓝等等。”

“收入怎样?”

阿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目前我们的销路是最低级的药材市场,那里收购价比较低廉。一亩地收入在五六千元,如果自己干,挣个辛苦钱还可以,请人干也没多少赚头。”

“一亩地几千元,大面积地种,也是可观的,否则的话种名贵药材才能赚钱。”白面书生,高个文史学者笑道。

阿天深有感触地说道:“名贵药材投资大,要技术,最重要的是要有销路。低价卖到药材市场显然不行,有厂家或者某些单位固定收购才行。”

女主编说道:“我们市有好几家种有铁皮石斛,它的效果怎样?销路怎样?”

阿天说道:“我所了解的一家种了几亩地,这么多年来没有扩大发展,主要原因销路始终打不开。你只要到药材市场去看一看,太多了,遍地都是。如果没有销路,赚钱谁也不敢保证。”

“赚钱不能保证,投资这么大,是普通百姓无法种的。”

阿天说道:“是的,不但种不起,一千元左右一斤,普通百姓也消费不起。所以铁皮石斛这些年的消费人群是中上阶层,无法进入普通消费阶层,目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还没达到这个消费水平。”

“中上阶层的销量是有限的,所以老百姓不消费,是发展不起来的。”

白发文史学者心肺和肠胃功能一直不太好,他曾经服用过铁皮石斛,“如果药效好,贵一些人们还愿意,就怕没效果,吃了一二次也就不想吃了。我吃了两斤,没什么效果,后来就不怎么吃了。”

稍胖的文史学者对中药调养也比较感兴趣,他说:“古代把它称之为仙草,现代表明功效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人们很现实,只问效果,不问出处,保健功能到底如何?依然值得探讨。”

阿天对中医了解的比较深刻,他一本正经地说道:“中药调理一般比较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地吃,一二斤显然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时候停止说它的效果不佳,显然有些武断。但是我们对它的研究,从古至今都认为是仙草,显然效果不是很差。还是经济的问题,和对它长期服用的耐心。”

“一斤一千元左右,一年消费一万多元吃它去保健,好像也有点不现实。”

“不管怎样!即使中上阶层消费,我们地区这么大的范围,种个几百亩的基地,内销也是没有问题的。”

阿天笑道:“这种销售方式,老百姓是没有能力的。需要一位在中上阶层、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有活动能力的人,才能胜任。农民只是打工者,靠他们肯定发展不起来。”

阿天感慨地说:“发财的路都挤满了人,轮不到我们,只有又苦又累的活,非常普遍的,谁愿意干都可以,才没有竞争那么激烈!”

白面书生,三十多岁的文史学者说道:“听说你父亲是位民间中草药医生,去了请你爸爸帮我把把脉!”

“可以!”民间中草药医生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从没有间段。它来自于大自然,万物的本身;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里游的......不管动植物都是药材。人在自然界活动,相互协调并作用,摄取其中的养份,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它扎根于农村,是上天对人们的恩赐,受苦受难的民众,无钱医治,或者得了癌症,都可能用中草药得以挽救。

在旧社会,中国一直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山河破碎,中医相对滞后,得不到发展,甚至有毁灭的危险。建囯以后,***主席高举把医疗放到农村中去,掀起了中医中药的**。那时候自然资源丰富,几乎每一个乡都有收购中药材的地点。特别一群中草药的农民爱好者,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根据祖传和自身的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草药秘方。他们走街穿巷,俨然古代的郎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改革开放以后,西医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多年前,一些人抛出了“中医无用论”观点,推翻先人的巨作,很大程度地伤害了中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如同一阵风刮遍了祖国大地,人们看病都找西医,中医越来越少,好中医也逐渐消失。有年青一代喜欢医学的,都读“医科大学”,一般“中药学”出来的学生,能到中药房工作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万分紧急关头,只有民间的中医还在蓬勃发展,他们用实践去证明中医的存在,发挥着作用。特别在西医泛滥的时候,癌症治不了了,病人从医院里退回来,开始绝望。家财散尽,人们恐慌,才心急火燎地求助于中医。甚至找不为人知的乡间民医,他们看好了无数的重病患者。

世事轮回,人们又开始看重中医、研究中医,才发现它是如此的伟大!凝结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前疗效显著的民间秘方,又重出江湖。

老华19岁开始挖药草、研究药草,在当地小有名气,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他给人治病的药材,通常是自己挖的、种的,所以效果不同一般。这些年因为用量不断增大,加上野生药材的减少,他开始种植药材。本意是自己用,不管外面的价格高低,对他的影响不太。

在临近村庄的路口,竖有一块广告牌,红底金字,造型方正美观,上书“颜氏中药种植园赋

古有贤德兮,世居原乡;鲁公后裔兮,一代忠良。祠堂碑石兮,千古流芳。四十三代兮,后继名扬;山间挖药兮,百草尽尝。遍拜民医兮,收集秘方;几十年过兮,书写华章。

医术仁心兮,善行德张。为民解忧兮,康养路长。丘陵陌上兮,草药飞扬;牡丹芍药兮,尽吐芬芳。黄精桔梗兮,丹参有望;枝上凌霄兮,引颈飞翔。更有青蒿兮,伴随藿香。天地所赐兮,四季收藏;中华传统兮,继承有方。福光所耀兮,皆能健康;后代子孙兮,源远流长。”

大家不仅停下车观望,阿天开心地说:“这是我写的。”白发文史学者说道:“这是骚体赋吧!”他和阿天同是阳城诗社社员,别看白发文史学者年长,阿天对文学爱已经二十多年,一路走来,比他入诗社还要早几年。

阿天连忙笑道:“是的。”

“写的不错!”他赞道,同行的几位都是散文、文史大嘉,对诗有欣赏能力,格律要求不精通。他们对白发文史学者懂诗是知道的,白发文史学者说好,他们也跟着说好。

大路进村只有三五十米,在村头又有一块广告牌,稍微小点,依然是红底金字,上面写着:神农百草赋

金陵句曲北山垂,南玡峰下,青龙洞幽,祥光争日月寿永和山;西周吴都,来苏乡后颜村也。日出东方,清和之气,生发蒸腾,犹如黄河之水,绵绵不绝。著书立传,依旧能朔本追源。再修大道,连通四海,方能开渠引水。

人之一脉,以德行著称,严格仁礼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草木之情,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子孙积福,名誉千秋,正是中药渊源。少成好学,抱负不在年高;邹燕展翅,当于浩空飞翔;明月千里,理应乘风破浪。有根之树,勤于修剪,枝叶才能茂盛;人有万祖,终是不变其宗。一江之水分成千流,必将少之;千流之水汇向主干,必将声势浩大。苍生有望,建家立业;胸中有善,遇事正行天下,家居世代安定。

阿天最近对家谱研究了不少,又查了许多资料,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现代人都不知道了,于是他想把它写出来展示,产生点影响,实现点价值。

女主编微笑着点点头,看的很认真,她说:“把村庄的前世今生都写出来了,没想到这么有文化。”

圆脸稍胖的文史学者说道:“这里离你们原祖地比较远,在这个中间位置,设个点,把你们家族的东西方都联系起来了,不简单。”

阿天正色道:“我也感觉不寻常,当我发现那些碑石,不懈努力地抢救它,可以肯定这是一切深厚历史的证据。”

“如果不是你发现有可能毁了。”白面书生的文史学者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