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金色华年 > 第1章 大红春联

第1章 大红春联 (第2/2页)

大松也觉得很好奇,一副对联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记性好,墙上的对联大人们就教他识上面的字,没有几天,大松基本上都全能读出来了。

贴完春联,大松跟爸爸还有弟弟又去山上面转一转,这是每年的习惯,看看房前屋后的庄稼长的怎么样,顺便也叫大松他们认认那些植物的名字,是在生产队里干活,根本没有时间教大松他们,只有过年过节有时间。爸爸背着弟弟,拉着大松,又向后面的山上走去转山。油菜苗有一尺多高了,小麦也有20来公分都长的绿油油的,特别是油菜已经有了花蕾了,过完春节就会相继开放,到时候又是金色的世界,也是花的海洋。一路走一路看,还有邻居家在特张贴春联,有的在贴福字和春字,那个时候没有看见人贴门神,那也是不允许的,在那十年里门神失业了,做门神年画的老板也失业了,那些东西当封建余业给管控起来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再过一年,这些传统又会回到日常生活中采。大家见了面也相互打招呼,说声过年好,相互递烟。岁岁年年不相同,但是过年都一样,欢乐祥合这就是过年的主题。

下午六点,广播站又开始播音了,广播里播放了乡党委书记拜年讲话的录音,“广大社员同志们,大家过年好!,在这新春佳节之际,我代表公社党委政府向全公社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1975年马上就要告别了,新的1976年马上就要到来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志们并肩战斗,不懈努力,积极的完成了上级领导给我们下达的各项任务,我们要再接再厉,不要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信心百倍地做好每一件事,做到增产增收粮油满仓,争取做到产量提高,我们要实行科学种田,引进好的品种,优先使用化肥,农药,实行科学种田,科学管理,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争取更大的胜利……?”党委书记讲话非常有水平,他讲了两个多小时,把大大小小事方方面面事全都说到了,他非常有想法,也想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搞好,让幸福指数提高,那是人民的好书记,好领导。

人们一边听广播,一边吃晚饭。川北没有年夜饭一说,反正不是吃饺子,现在到处都是吃饺子,那个时候只有北方人吃饺子,过年吃饺子,在川北人来说,那是上不了台面的,因为那是平常的饭菜,是在小麦收获的季节,一般的端午节前后,大家做做饺子,平时吃米饭的时候最多。以后大家一定要注意过年吃饺子是要分地区的,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吃饺子,反正笔者过年是从来不吃饺子的,因为我们是川北人嘛,南方也有很多人不吃饺子,大家都是吃米饭,就好像过小年一样,北方是23,南方是24,他就不一样,如今的春晚也是一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人都看春晚,就是在广东这边很少有当地人看春晚,他们有自己的节目,对春晚来说还非常陌生,春晚虽然办了几十年了,但是各地有各地的文化。当然,这些也是后话,只是先剧透一下。这本书的目的也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过去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现在人的生活习惯,还有一些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惯都表现得非常清晰,而且是真实的描写。

年三十吃晚饭,也要燃放鞭炮,除夕,春节吃饭前都要放鞭炮这是规矩,也是一种文化,当时的农村包扩城市还没有烟花上市,那个还没有吃饱的年代,这些东西都叫浪费,放放鞭炮已经很是不错了。那没有放烟花,没有烟花放,但是还是要了解一下中国烟花的历史文化!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庆祝节日的传统,特别是在春节这样的日子,燃放烟花爆竹更是庆祝节日的重要一环。“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我们对春节的最深刻的记忆了。

春节离不开年兽的传说,一个叫做“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吞噬牲畜伤害百姓,所以每到除夕夜人们就要躲避年兽。有一次年看到一户人家烛火通明,门口贴着大红纸,便想要进入。然而在快进入门口时突然听到院子里面传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不敢靠近于是跑走了。至此之后除夕这一天贴红对联,除夕夜灯火通明,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就流传了下来。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传说,燃放烟花爆竹也只是在火药发明以后才兴起的,北宋初年火药技术才比较完善,宋朝建立之初距今也不过一千多年,可是燃放烟花爆竹的历史却有两千多年。

最早人们过年燃放的不是烟花,而是爆竹。民俗学认为,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已存在的“爆祭”活动。《周礼·春官》篇中记载“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其实就是烧,“爆竹”的意思就是燃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竹子因为竹腔内受热而爆裂从而发出巨响。

到了北宋时期,因为火药的发明,民间开始出现点燃用卷纸包裹着火药的燃放物,来代替爆竹的活动,燃放烟花成为人们过年重要的活动。

到了北宋末年,人们在生产中又发现在火药燃放物内加入不同的金属粉一起燃烧,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火花颜色。再加上从汉代以来的“吐火”的幻术,宋朝关于烟花的花色品类就更多了,可以说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这样记载南宋孝宗皇帝观看烟火的盛况:“宫漏既深,始宣放烟火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在当时的达官巨贾中,集中放鞭炮,甚至通宵放烟花的大有人在。

正是因为烟花绚丽多彩的颜色,放烟花逐渐“娱乐化”,驱邪的作用逐渐弱化,演变成节日庆祝。元明清时期,燃放烟花爆竹更是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明末民间发明人马士英还特制了一架装有机关的烟花献给皇帝。传说在点燃之后,烟花火焰筒内会有飞龙出现,然后盘桓在殿柱间,一时传为神,说什么什么显灵,把当时的惊呆了。

燃放烟花爆竹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通过这个活动来让春节更热闹,有着浓浓的年味儿。放鞭炮有辞旧迎新的意义,也代表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过年过节时放烟花爆竹能增添喜庆氛围,也要注意安全燃放!

家家户户都备有鞭炮,过年当然很热闹。吃完晚饭,一家人围着火塘烤火,过年烤火烧的全是大柴,平时都舍不得烧,专门留下过年烧。大松和弟弟围着火塘转,脸上映着火光,通红通红的,有了柴火,本来寒冷的冬夜也十分温暖,的一边考核一边聊天,其实这就是守岁,等到12点以后放了鞭炮再休息。川北人还有一个习惯,春节的早晨要挑满一缸水,这叫挑银水,这也是多年来人们养成的习惯,也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过了零点,大家都去挑水挑一满缸水,表示来年的收获圆满,粮满仓谷满仓,钞票也满满当当。守岁其实也不想睡,小孩子一想到过年都很兴奋,根本睡不着。家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瓜子花生,广播里播放着优美的音乐,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

门外响起了鞭炮声,大家开始迎新春了。

新年到了,春节来了,噼里啪啦,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春节到了。

新的 一切又开始了!春天也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