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丽江爱情故事 > 第81章 婚纱和袈裟

第81章 婚纱和袈裟 (第2/2页)

老百姓和官员都在路边瞻仰而立,人山人海。有关部门害怕出现踩踏事件,命令在当处焚香散花不得移动。当天还出现了瑞相!“众人同见天有五色绮云,现于日北,宛转当经像之上。纷纷郁郁,周圆数里,若迎若送,至寺而微。”大众对此赞叹不已,瑞相也存在了许久。城中因大师归国而停业五天,无数人皈依了佛门,这种因缘可以说是千古罕见!

后来大师在洛阳宫见到太宗,太宗一见之下十分倾服。本来军务很繁忙,只是请大师暂时相见,没想到一聊就忘了时间。当时要出征高句丽,太宗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力邀大师同行,但被大师婉拒。于是就传旨给房玄龄,让他筹备译经事宜,且由朝廷供给一切所需。以后太宗又接二连三地劝诱,想让大师还俗辅政,并许以三公之位。理所当然,都被大师坚拒。

之后大师在朝廷的支持下建立译场,集中整个大唐圣教的英才俊杰,翻译佛经大宏法道。太宗亲为作序,这便是中国佛教史上着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在这篇序文里,一向目视云汉的唐太宗,简直把玄奘大师赞叹到了极处!“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从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不皈敬三宝,佛法得到空前弘扬。大师经常被留宫中,太宗殷勤请示佛法。太宗曾问大师,想做功德,不知什么功德最大?大师回答说,佛法是要靠人弘扬的,所以度僧的功德最大!于是太宗就下诏,京城和天下诸州各度五人,共计一万八千五百余人出家。太宗又问,朕想供养出家人,但是听说有些出家人没什么修行,该怎么办?

大师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太宗听了恍然大悟说,朕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会像对佛一样的恭敬!太宗驾崩前,曾数次对大师感叹,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

玄奘大师翻译出高达75部1335卷的经论,和鸠摩罗什大师、真谛大师,义净大师并称为“中国四大译经师”。而且还创建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是中国唯识宗的开山祖师!大师修行中感应频繁,更常见瑞相。临终时,身体吉祥卧,寂然不动。弟子问,师父能不能往生弥勒净土呢?大师答道,得生!说完安详圆寂,这就是大师最后的遗言。

大师在玉华寺圆寂之后,高宗皇帝下旨,安葬所需一切皆由朝廷负责,并让僧尼制作幢盖共往送行。灵柩运回京城,安置在大慈恩寺,每天前往哭灵的僧俗成千上万。送葬的那天,白幢素盖覆满京城,悲声哀乐响彻云霄。四众弟子为之悲怆,百官万民无不痛惜。举国悲悼,长安一城空巷,数万仕女露宿墓旁。五百里之内赶来送葬的人,数以百万计。虽古之圣王亦不能如此,堪称史无前例!

大师圆寂的消息刚传到长安时,高宗皇帝痛哭流涕,并为之罢朝说:“朕失国宝矣!”文武百官,莫不悲哽流涕。第二天在朝廷上,又对着百官哀叹:“朕国内失奘法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亦何异于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说完又呜咽不止。

由于在宫中能望见大师的舍利塔,高宗经常哀恸感伤。于是迁大师灵骨,由白鹿原到樊川,并在其地修建了五层灵塔。中宗皇帝追谥大师为“大遍觉法师”,在此处建了大遍觉寺。肃宗皇帝拜谒灵塔后,并题写“兴教”二字,后来便被称为了兴教寺。民国时,蒋委员长曾来此拜塔,之后周总理也曾陪印度总理尼赫鲁参拜。然而物是人非,辉煌难再。沧桑斑驳的灵塔,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追慕和唏嘘!

玄奘大师27岁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经历一百三十八国,带回经论六百五十七部。斯人已故,千载悠悠!对于玄奘大师,我们这些后人,只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所以出于无比的景仰之情,许巍就写过一首《蓝莲花》,特向大师致敬。后来在某一次看过玄奘大师的纪录片后,我竟抑制不住地在屏幕前泪流满面。

鲁迅称玄奘大师,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梁启超赞玄奘大师,为“千古第一人!”玄奘大师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被梁启超赞为“古今所有名人谱传中,价值应推第一!”如果只读一本名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如果只读一本伟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如果只读一本圣人传记,那就来读它吧!最真的西游记,最酷的祖师传!

大师圆寂后两个月,法体形色如常。火化后留下很多舍利子,其中以顶骨舍利为最,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计划偷着把大师的舍利子,全部劫掠到日本。后来事情败露,迫于舆论只带走了三分之一。四九年后,南京灵谷寺设立玄奘大师纪念堂,供奉大师舍利。并应印度政府的请求,将一份舍利送给大师当年的求法之地,那烂陀寺供奉。

玄奘大师除了佛法着作以外,还有一部经常被忽视的传世巨作——《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就是《西游记》的蓝本。此书就像大师在成书时,进表唐太宗时所说:“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真实不虚,准确无误!

因为印度人和中国人相反,不太重视历史,所以并没留下什么文字记录。历史学家评价,如果没有玄奘大师,重建印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印度历史来说,怎样评估玄奘大师都不为过。无论怎样夸大玄奘大师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大师是惟一的亮光!很多印度人都不知道现任总统是谁,但没人不知道玄奘大师。

英国考古学家曾和印度学者一道,拿着《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竟然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名胜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和那烂陀寺的遗址,都是根据这本书的精确记载,而发掘出来的!

而且足以让人惊叹的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所发掘出的东西。和书上记载的误差,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大师的细致、平实和严谨。不过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大唐西域记》上所记载的,也有不少佛菩萨感应的神奇事迹。有些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

于是有些人毫不犹豫地就说,那是假的,根本就不可能的嘛!然而,果真如此吗?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我想至少,应该心存敬畏吧。或许,莎士比亚的话比较中肯: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甚至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