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北宋君临天下 > 第33章 初露锋芒的岳飞

第33章 初露锋芒的岳飞 (第2/2页)

赵桓一开始还是漫不经心,但直到听见岳飞这两个字,赵桓便不假思索地询问道:“你就是岳飞。”赵桓的声音不光大,还带有一丝颤音,既有不确定的因素,又过太激动,急于获得肯定答案。这也不能怪赵桓,谁不知道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岳飞。得到岳飞他还怕灭不了金国。

但是他奇怪的表现却引起了一旁太监王怀吉的注意,他轻声询问:“官家,可有什么不妥?”

“没有什么不妥。岳飞平身,快说说你给朕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岳飞虽然被赵桓的反应弄得一头雾水,但也不敢说什么,连忙向赵桓说明此次交战的结果。

“官家,末将这里有种师中将军给官家的一封手书。”

“快给朕呈上来。”一旁的王怀吉连忙从岳飞手中将手书拿过来递呈给赵桓。

仅片刻赵桓便将手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随后他便哈哈大笑。用手指向岳飞说道:“岳飞快将此次太原之战的战果给诸位相公们说说。”

听到赵桓吩咐,岳飞便细细讲解起:“诸位相公,此次钟师中将军领兵四万在太原守将王禀的配合下成功围歼太原城外的一万金军,并斩杀了女真万户一名,如今太原之围已解,河北、河东两路的所有金军都已退出我大宋疆域。”

听完他的解说,朝堂上的众官员顿时手舞足蹈,尤其是武将一边,在他们的心中种师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说是他们的偶像也不例外。

就在众人都沉浸于歼灭一万金军这场大胜利时,赵桓却缓缓开口:“诸位相公,难道没有发现我军斩杀了一个金军万户吗?”

“回官家,这个自然是看到了。”

回话的乃是门下侍郎李纲,这位坚定的主战派,如今是非常的高兴,一次次的获胜,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主张。

“李相知道这个万户是怎么死的吗?”

听到赵桓的询问,李纲皱了皱眉开口道:“臣推测,应该是死于万军之中。”

“哈哈哈哈,李相猜错了,正是你们面前的这个岳飞斩杀,他亲临200余骑直冲女真军阵,仅数招便将女真万户赤盏斩落马下,接着又斩断女真大旗,这才引发女真大军溃逃,才有了这太原大捷。”

一时之间,众人看岳飞的脸色都发生了变化。本来一直以为他是个送信的小军将,没想到竟能有如此神勇。尤其是武将之中,几个高阶武将都想将他收入麾下,但想到他是种师中的下属,也就收回了心思,只想着跟他打好关系。

而站在武将首位的种师道盯着岳飞仔细看了看,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桓轻咳几声,将文武大臣的视线收回:“这岳飞立此大功,诸位相公认为应当赏些什么呀?”

这时武将一列中,众人都看向种师道,但种师道却将头撇过去不看众人投来的目光,他也不是不想为岳飞开口说话,只是岳飞毕竟是自己亲弟弟的属下,若是自己开口为他请功难免有拉帮结派的嫌疑。为了避嫌他只好闭口不谈。

种师道不说话,一旁的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濋却将话题接了过来:“官家,自我大宋与金国开战以来,便没有斩杀过金国万户这样级别的将领,如今,岳将军斩杀金国万户赤盏实乃大功一件,臣认为应该给岳将军加官进爵,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大宋将士奋勇杀敌。早日收回我燕云十六州之故土。”

最终赵桓思虑再三,对岳飞说道:“岳飞朕赐你大宋开国男爵位,同时任命你为天武军节度使领一万天武军驻守汴京。”

听到这样的赏赐,按理来说,一般军将都会跪下磕头谢恩,可岳飞却偏偏不按常理来。他跪下不但没有谢恩反而希望赵桓收回成命。

他的一番话顿时引来朝堂文官的不满,就连李纲都皱起了眉头,一众武将也是急得频频对他使眼色。岳飞就像是看不见一样再次开口:“官家,末将只想领兵在前线与金人厮杀,不想在汴京过安逸的生活。”

他的话说完,一旁的种师道也是直摇头,但还是忍不住想为他求情。只不过他还没出列,赵桓便摆了摆手。

“岳飞,你在朕的身边不会缺少仗打,现在你只是统领几百人的小军将,朕希望你能成长为统兵数万坐镇一方的大将军,所以不要急着杀敌,汴京城内有很多老将军他们的兵法、阵列对军队的指挥调度都是你要学的,好了岳飞下去吧。”

岳飞听完赵桓的话,眉头也皱了起来,私底下暗暗深思了赵桓的话,发现很有道理,此后的几个月内,他频繁拜访种师道、张叔夜这样的老将军请教兵法,带兵打仗的能力提升了很多,接着,他又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天武军将士训练计划,很快天武军就成为汴京禁军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

就在众人还沉浸于歼灭一万金军的喜悦之中,御史中丞赵鼎不合时宜的开口了:“官家,大宋不光有战胜的将军也有战败的将军。臣弹劾熙河经略使姚古与金人作战不力,致使上党成丢失。使金人围困汴京,让官家身处险境。所以臣建议革除姚古军职发配边疆。”

听到有人弹劾姚古,最先坐不住的便是姚平仲,他当即出列反驳道:“赵御史是否过分了些,我父亲纵使战败,但也没有必要发配吧。”

“姚统领这是什么意思?自古军队便是赏罚分明的地方,姚古将军未能将金人拦在上党城外,理应受罚。”

“官家,三万宋军还不是精锐,而上党城也不是什么坚城,阻挡五万女真精锐十余天已属不易,望官家念在姚老将军多年征战的功劳。”

就这样因为姚古的问题,文官与武官的争论不休,其实这件事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赵桓手里,赵桓说他有罪他便有罪,说他无罪他便无罪。是想当年童贯领20万大军北伐辽国,最终被打得大败,也不过是宋徽宗一句话就免了他的罪责。

如今赵桓的话,比当年宋徽宗赵佶的还要管用。就在低下官员争吵成一片时,王怀吉却悄悄的凑近些说道:“官家,那姚古就在殿外候着,何不让他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