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典藏华夏:对话古今,我震惊全球 > 第145章 注译《史记》,断句之争

第145章 注译《史记》,断句之争 (第2/2页)

盛中夏闻言,呵呵笑道:“想不到小叶,你对此还有研究,那就更好不过了,来,小叶连到投影上,我们一起看看小叶你的注解。”

众人闻言,心中一惊,这是让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虽然叶迟在节目中有一定的注译能力,但是这《史记》可不是一般的书籍,不是说注译就那么简单的。

但是连盛中夏这个堂堂历史研究院的院长都这么说了,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小子已经被盛中夏当作下一代的领头人来培养了。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是《史记》中的开篇《五帝本纪》中的第一句,咱们看看这注译,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后裔,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年龄很小就善于言辞,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敦厚敏捷,成年以后聪慧明审。注译的不错,中规中矩。”

“是啊,这下面还有一些注解,诸如这少典部族的位置,都有详细的记载,尤其是后面的‘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之句,其中关于颛顼与高辛的事情都有一定秒速,让人在读懂《史记》的时候,也能够让人知道这其中出现的人物的梗概,是个好法子啊。”

“你看,这后面还有一段关于五帝本纪的书首的介绍《五帝本纪赞》,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这大概意思是说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困难,一个是史料缺乏,二个是真伪难辨……也难为了太史公了。”

就这样,他们从卷首到卷尾,整篇读下来,结合叶迟的所提供的注译文字,注译之后的文字最后与各位钻研《史记》的老师们对校之后,大同小异,不过在部分断句的处理上,众人开始产生了分歧。

此刻的会议室已经不是议论要不要全国传播的问题了,而是开始针对这断句进行起来了辩论。

叶迟对于断句这块,实在是无法与这群精通古文的老先生们争辩,因为自己的本领有限,而自己翻译和摘抄的注译都是按照后世的所作,所以简单辩驳了几句之后,就看这些人互相争执起来,反而自己成了被晾在了一旁的人。

“别吵吵了,一个个都是老家伙了,在后辈面前,一点正行都没有,简直就是有损咱们这些老古董的颜面啊!”

史长兴的声音响起,同时进来的还有门口的老大爷周老。

“对对对,您看看你们吵吵的,掉不掉价,以后还怎么吸引人来咱们历史研究院,这断句之法我们可以综合历代先贤注译的文字对比再做决断。”

两位老前辈出马,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两位可是历史界的顶级泰斗,最有话语权的两个人。

于是众人开始向两位老人讨教,希望能够有个正确的答复。

就这样,一番共同的商讨下,部分注译的文字,全场通过,后面的文字陆续进行校对。

一个上午下来,在两位泰斗的商讨下,在上报通过后公开首卷译本《史记·本纪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