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静水微澜 > 第五十八章 访谈

第五十八章 访谈 (第2/2页)

“好,好好。“老李眼睛晶亮,核桃纹似的皱纹堆在脸上,看得出心里的得意。

张浩曾经跟高菁菁介绍说,这李老师,在医大行政干了多年郁郁不得志,转到三产部门等于是被发配去的,在三产好项目也没机会碰,只负责一个烂药厂的项目,最后在副处位置上退休,仕途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业绩,却有些知识分子的傲气,自认没有伯乐识得他这匹骏马。听高菁菁要以他为主角做专题,心里的得意不自觉的显露在脸上。

高菁菁看这老人的脸上一点点显露出光彩,心里愧疚,骗这么个一辈子渴望出人头地的老人,太不厚道了,遂在心里道着歉。

“您先介绍下三产您经手的改制项目吧,是医大药厂被收购的那个项目吧?”高菁菁决定快速进入主题。

老李又喝了口茶,还不忘夸一句好茶,开始讲从确定项目到自己如何如何设定方案,筛选收购方等等。讲得非常细致,不得不佩服,快十年前的事情,老人家记得依然很清晰。

高菁菁和张浩不时点头配合老李的讲述。

“李老师,您最后是怎么确定由泰盛来收购药厂的呢?当时报价多少?泰盛和其他收购方比有什么优势呢?”高菁菁耐心等老李讲完,开始发问。

“当时我主张报价2000万,包括转让土地30年使用权,泰盛当时并不是实力最大的,但他们除了在报价上和其他收购方一样外,还同意安置少部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其他家就是看中那块地皮了,人员是一概不要的。医大卖掉厂子的钱一大部分用来对职工安置和补交社保了,这个收购价把这些费用减掉,基本没赚钱,那也比预想的好,这么一个连年亏损的破厂子就是累赘,有人买就算倒贴医大也愿意的,开始我说报这个价,领导还不同意,怕吓跑了收购方,结果怎么样,好几家竞争。”老李不失时机的吹嘘下自己。

“当时人员安置是所有改制中的大问题,虽然正式编制的只有老厂长和会计两个人,但其他职工多数都是医大家属,就算不是家属,人家在工厂工作半辈子了,说收购就遣散回家了,不闹才怪。”老李叹口气,“安置问题是真难啊,我愁得都睡不着觉。”

“解决部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能多出多少费用呢?您当时有估算吗?”高菁菁继续问。

“那倒没多少,也就几十万,不超过30万,其实他们也挺精明,药厂的大多数设备都旧了,但有少量检修升级,还能继续用,里外来算,不算多出多少钱。”老李回忆着。

“泰盛现在在宜北是纳税大户,实力雄厚,当时他们的经营情况如何?这些收购金额对他们来说有压力吗?”高菁菁判断当时泰盛的经济实力不算强,能这么不计代价的收购其中必有猫腻。

“那时候他们不行,就是一个民营小保健品厂,当时那个老板有点销售能力,在北方市场打开局面了,他自己建的那个小厂生产量勉强够供市场,所以他们想扩大生产,才来收购的。2000万对他们不算小数,据说抵押了厂子跟银行贷款的,这都是后话了。”

“他们是看中了药厂的研发部门的人员还是研发成果啊?“高菁菁一点点把话题引向研发部。

“破药厂有啥研发成果?当时倒是有个研发部,老厂长还从大学高薪挖了一个专家,成立研发部好几年也没研究出啥成果,要有好成果,还能亏损那么多年?估计挖那个专家不是骗子也是个混子,老厂长当时听说要把厂子卖出去,一着急,中风了,到收购程序走完都没上班,一直在医院,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唉!”老李感叹一句,举杯喝口茶。

“我做经济专题,听其他同事说过,泰盛的产品很好,有很强的竞争力,从收购药厂后市场拓展很快,现在在全国都是行业知名企业了,以为是拿到药厂的研发成果了呢。”高菁菁试探老李。

“是吗?泰盛这么强了?不过,不可能是药厂研发出来的,要不然我能不知道?“老李有点不悦,高菁菁这话等于是说他当年对药厂不了解,质疑他的决策。

“对,有没有研发成果您肯定知道,我就是困惑,当年泰盛一个没什么实力的小厂,怎么研发出领先国际水平的保健品的。”高菁菁迎合一句,也抛出一句,就算老李不是当年剽窃她父亲科研成果的当事人之一,也让他起疑,多一个关联人关注就比没人关注要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